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坛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诗坛快讯
赏析冯柏乔博士《为谢各地诗友颂金科十五周年而作》
[发布时间:2023-12-07 09:01:56 ]   



谢各地诗友颂金科十五周年而作

作者:冯柏乔

悬壶欲报大尧天,砥砺躬行十五年。

未敢轻心负万户,还将宿志谢鸿编。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赏析冯柏乔博士《为谢各地诗友颂金科十五周年而作》


骆明振


全国各地诗人写了很多诗词联,讴歌金科伟业十五周年。冯柏乔董事长非常感动,写了一首赠答诗:“悬壶欲报大尧天,砥砺躬行十五年。未敢轻心负万户,还将宿志谢鸿编。”这首赠答诗,以各地诗人的“鸿编”作为动力,激励自己为实现“宿志”作为对诗友的赠答,体现了冯柏乔博士广阔的胸襟,结交天下的豪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实现报国的心愿。冯柏乔这首诗不仅以恩情作为赠答,而且以实现志向作为赠答。因此,这首诗超越了古代的赠答诗。现作如下的赏析:

一、诗意解读

在中国历史上,尧帝是上古明君,为历代所推崇,是国家繁荣昌盛、各族和睦美满的象征。据《史记》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意思是说,帝尧的名字为放勋。帝尧的仁德像天空宽广无边,智慧像神灵无所不知。接近他,感觉他就象太阳一样温暖人心;远望他,就像云霞一样浸润大地。在中国文化上,尧和舜,是中国古代的贤明君子。尧被誉为天的象征,即象征太阳,而舜则代表太阳发出的光芒。从儒家思想看,尧象征“道”,而舜则代表“德”。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经过“道”的探索和“德”的实践都可成为尧舜,正如毛泽东诗云:“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在新时代,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梦中,中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天地人的“道”,实践社会的“德”,国运隆盛,呈现出尧天舜地的盛世。这就是冯柏桥博士在诗中所说的“大尧天”。

金科伟业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金科伟业的核心文化是儒家文化,体现出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的五要素称为儒家五常。仁是儒家五常思想的核心。仁,体现在义、礼、智、信。而仁、义、礼、智、信各有内涵,又互相包容,互相融合,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所以说,儒家五常思想既蕴含了系统科学的智慧,又闪烁着辨证思维的光芒。金科文化凝聚成金科使命和金科精神。金科使命是:承载健康环保使命,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金科精神是:丰财富德,利己惠人。金科使命是全体金科人必须肩负起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金科精神是推动力,推动使命的实现。金科使命和金科精神蕴含儒家五常思想,即体现在仁、义、礼、智、信中。金科精神中的“丰财”和“富德”,“利己和惠人”是辩证关系,又体现了道德的关系。“利已” 中的“利”,包含了“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说,“利”为天下利,利为天下仁,利为天下义,利为天下礼,利为天下智,利为天下信。利若不包含“仁、义、礼、智、信”就不是真正的利。诚然,仁、义、礼、智、信的结果是利。这种利,既有物质的结果,也有精神的结果,并且精神和物质也是辩证的关系。“利”是金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首赠答诗中的“悬壶”就是包含了金科使命和金科精神,用金科精神推动金科使命的实现,以报答“大尧天”,报答祖国和人民。

如何实现金科使命,达到报效国家,报答人民的心愿?答案是“砥砺躬行十五年”。冯柏乔董事长带领金科人经过十五年的艰苦磨炼,铸造了金科辉煌,创造了金科文化品牌。冯柏乔在带领金科人的奋斗中,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体现在“躬行”。“躬行”体现如下几方面含意:一是实践出真知。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是不够深刻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书本的知识,并且能够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学到新颖的真正的知识。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就是实践出真知。二是调查研究。世间事物是复杂的。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仅凭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毛泽东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又说“调查研究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是‘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因为调查的根本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才是有目的的、有方向的和有效的实践,否则是盲目的没有效果的实践。这就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道理。冯柏乔董事长及金科人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砥砺躬行”的。在“躬行”中,金科人不仅运用儒家的五常思想进行实践,探索市场规律,采取正确的策略和灵活的措施,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而且融合了当代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和情商理论,用先进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高团队管理水平,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产生新层次需要,逐步实现自我超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提高情商,提高承受挫折能力,不怕艰难困苦,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金科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践行金科使命“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砥砺躬行十五年”,表明了金科人践行使命的目的和态度,也是冯柏乔董事长向各地诗友表明了十五年来砥砺躬行的目的和态度。

在“砥砺躬行”中,冯柏乔董事长及金科人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而是时刻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坚强的斗志,充沛的精力,更加强烈的使命感,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实现金科使命,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于是,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未敢轻心负万户”。与承句紧密衔接,是承句的自然发展,在语法逻辑上是递进关系。因此,转句的含义:一是继续努力,不断前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以头越。”二是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杜绝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思想。三是增强使命感,激发斗志,激发潜力,坚定实现使命的决心和信心。四是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这是金科精神的发扬光大,也是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是什么力量使冯柏乔董事长及金科人砥砺躬行,以报答祖国和人民。答案就是“还将宿志谢鸿编。”“宿志”的含义:一是平素的志愿或愿望,二是一向的志愿或愿望。“宿志”就是冯柏乔和金科人原有的志愿。原有的志愿就是实现金科使命,打造金科百年文化品牌。“鸿编”的含义:一是诗作者称赞各地诗人的贺诗贺词贺联是大作,二是真心实意感激各地诗人对金科的支持和鼓励。结句的含义:一是赠答谢各地诗人对金科深厚的情意;二是答谢各地诗人对金科的恩情;三是用实现宿志表达对各地诗人的答谢,不忘他们对金科支持、爱护的恩情;四是体现了诗作者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高远的境界。

二、赠答诗的突破

冯柏乔博士《为谢各地诗友颂金科十五周年而作》,属于赠答诗。我国赠答诗可溯源到《诗经》。《诗经·大雅崧高》云“中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帮,闻于四国。吉埔作育,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中伯”。诗中“以赠中伯”,明确点明了此诗是赠与中伯。这首赠答诗,是开了赠答诗的先河。历史上流传最广的,脍炙人口赠答诗是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水比喻友情的深厚。桃花潭长存,友情长存。桃花潭是自然形成,友情也是自然形成。这说明友谊的纯洁深厚。李白的《赠汪论》只表明了是情谊的赠答。王昌龄《答武陵太守》“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引用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历史典故,以感恩武陵太守的提携和关照。王昌龄的赠答诗,也仅表达感恩的情感。而冯柏乔的赠答诗不仅表明了不忘诗友的恩情,而且表明了用实现宿志来报答诗友的恩情。“还将宿志谢鸿编”。冯柏乔将对诗友的深厚的友情升华为恩情,将恩情升华为明志,将明志上升为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因此,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冯柏乔董事长的宿志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这种忠诚体现在“躬行”。践行金科使命——“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以实现“悬壶欲报大尧天”的宿志。因此,冯柏乔这首诗是对古代赠答诗的突破,从思想境界上突破,也就是从诗的意境上进行了突破。为什么能够突破上古的赠答诗?究其原因:一是冯柏乔是儒商,人格高尚,所从事的是健康的事业,既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也把儒家思想带进千家万户,形成了万户千家兴隆、康乐、和宁的良性循环。二是冯柏乔这首诗艺术构思巧妙。对诗友的感激之情,隐藏在诗句里,没有表露出来,仅在结句出现一个“谢”字。“谢”字内涵特别丰富;以真情谢诗友的真情,以感恩谢诗友的恩情,以隆仁谢国之隆恩,以厚德谢民之厚恩。隆仁与厚德融化在将要实现的愿望里,并以此来谢恩。将谢恩的思想境界升华到崭新的高度,体现出诗作者的家国情怀。三是诗的逻辑脉络清晰。“砥砺躬行”是为了使命的实现(“负万户”)。而使命的实现,是为了报答国家(“大尧天”)。这是果。那么因是什么?是诗作者的“宿志”。诗里的因果关系,也是辩证关系,互相包含,互相转化。“宿志”包含了“砥砺躬行”,包含了使命的践行,包含了报国。而报国包含了“宿志”,使命践行包含了“宿志”。所以“悬壶”包含了“宿志”,包含了金科文化。

三、词语运用精当

诗的词语精当体现在:一是恰当,精准,二是生动形象,三是充满美感,体现出诗的美景观照,赏心悦目。四是灵魂震撼,体现出诗的骨气,诗的胆魄。冯柏乔这首赠答诗,在词语运用方面颇具匠心,仔细琢磨,认真推敲。“悬壶”赋予新的意义,是仁义、慈善的化身。这样才能与“躬行”,与“宿志”相呼应,体现出诗的跳跃与跨越,彰显诗意的高大形象,赋予词语新质。“鸿编”与“尧天”相呼应,丰富诗的内涵,增加诗的血液,跳动诗的脉络。“负”字,是负起责任,负责任务。肩负起实现金科使命的责任和任务。“谢”字内涵是感激恩情,激励志向。“谢”与“负”、“报”与“行”相连系,相呼应,体现出知行合一的关系,体现出笃信与忠诚的关系,拓展诗的外延,丰满诗的翅膀,活跃诗的思路。这样,整首诗显得前后呼应,句句呼应,字字呼应,增加诗的灵动性。诗的血液沸腾了,诗的灵魂瑰丽了。读者读起来诗味十足,回味无穷,仿佛聆听动人的乐曲,仿佛欣赏美丽的风景,仿佛观赏迫真的图画。这首诗的关键词语是“宿志”。“宿志”运用得最恰当,最精当,把握了 诗的脉博,起到中心的作用,起到提高诗的意境的作用。“宿志”与“鸿编”、“负万户”、“躬行”、“尧天”、“悬壶”联结起来,组成了密不可分的因果链和动力系统。“尧天”是“宿志”的社会基础,也是“鸿编”的社会基础。而“宿志”是“躬行”的动力源泉,是“负万户”的具体体现,又是“悬壶”的形象反映。“鸿编”增添了“尧天”的繁荣,也是“宿志”的动力,“宿志”的实现是“躬行”的结果,是“尧天”所结出的成果。冯柏乔这首诗突破了古代的赠答诗,“宿志”这个词起了重要的作用。这首诗既突出了“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的意韵,又塑造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意境。



2023年123日创作于仁风国学文化研究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