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诗词曲赋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曲赋
新《诗词医案拾例》
[发布时间:2025-03-18 08:54:30 ]   

新《诗词医案拾例》(四十二)

 

熊东遨

 

中秋与诸友登望海楼

十年他乡过中秋,今日高歌往日愁。

海天如镜山如黛,豪英相聚望海楼。

【评】作者不谙声律显而易见,不然不会想不到“客里”这样的寻常字眼而造成“他乡”违律。次句好,“今日”与“往日”对比强烈。乡愁为人之常情,今日借友朋相聚暂作高歌,一时畅快之后,恐明日愁更多也。第三句属队列错误,调整字序后能较好地起转折作用。结语极俗,“豪英”宁有自称者耶?不连根铲去,恐污人眼。上句既然说到海天山岳,便以“一时都向眼前浮”收束,岂不妙哉!

十年客里过中秋,今日高歌往日愁。

如镜海天如黛嶂,一时都向眼前浮。

 

 

登黄鹤楼

昔人黄鹤共飞去,吾坐飞机独自临。

耽遇楚人吹笛韵,梅花未见落缤纷。

一江远望水天阔,三镇回眸景色欣。

鹦鹉芳洲何处是?高楼江夏白云深。

【评】写黄鹤楼诗须得略带古味,此作多用拗,已得祖宗法度。不足处在于功力稍差,难以驾驭文字。首句末三字不够味,当以“杳无迹”易之。次句嫌俗,“吾坐飞机”之类话语,文白夹生,最好避开不用,改为“我趁秋光闲自临”,略具雅致,“独”易“闲”,是从声律上照应上句“杳”字。第三句生涩,又与下句不成对,有盲目学古导致走火入魔之嫌。今试以“邻笛有人吹婉啭”代之,与“梅花”句恰成流水对,不硬效崔相公,反觉有余味。“一江”句气象大,拗用亦好,惜下比不敌,皆缘“景色欣”三字未通,今改“风物新”,便差可相抗了。“风”字用法同首联“闲”字。作者于拗体变通或未尽谙,每于此等地方小有疏漏。第七句套老崔,且由他。结语前四字不好,这些内容应已包括在“三镇回眸”一句之中,再次提及,实无必要。以“眼前依旧”代司其职,味便不同。前者是重复,后者却能恰到好处地照应崔相公那句“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老话。

昔人黄鹤杳无迹,我趁秋光闲自临。

邻笛有人吹婉啭,梅花未见落缤纷。

一江远望水天阔,三镇回眸风物新。

鹦鹉芳洲何处是?眼前依旧白云深。

 

登庐山

群峦涵秀谷,云雾涌奇峰。

飞瀑玉帘垂,松涛天籁鸣。

手挥五老去,三叠濯尘缨。

遥见仙人来,烟雨浮彩虹。

【评】庐山诗殊不易作,有东坡绝唱在先,后来者谁敢轻易动手?然而到了当代,因为出了个彭大将军上万言书,又给诗家们添了不少原料。近年来几次全国诗词大赛,都有借彭氏影响而写庐山的诗作获大奖。故时人有“咏到庐山总夺魁”的感叹,久而久之,这事儿也就落了俗套。此作写庐山,虽未继续热门话题,免了俗套,但体式不古不今,语言不痛不痒,实在乏善可陈。本人素有“蝶谷医仙”胡青牛的毛病,见了疑难杂症便手心发痒,恰好又从未写过庐山诗,于是征得作者同意,拿该诗作了一番脱胎换骨的试验。首句用他三字,以示无意夺其版权;随设一问,略增些浪漫色彩。颔联原写“飞瀑”、“松涛”,路数不差,功夫来到。瀑布最难写,常见者多“白练”、“飞流”、“溅珠”、“泻玉”之类,久嚼无味,故施治不从这些地方入手,而是以“尺”为喻,庶几可生出些新鲜感来。当然“裁苍翠”三字,容易使人想起徐凝“一条界破青山色”的“恶诗”影子(“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是徐凝咏庐山瀑布的名句,曾被苏东坡讥为“恶诗”。其实这两句诗极具味,东坡之讥未免偏颇,只是他名气大,没人敢顶撞),不过历来用“恶”者不多,权当是物以稀为贵吧。下句“松涛”为常语,信手可拈,不若“松鞭”形象可感;“净空”二字借并列之意与“苍翠”对,应不会逃过行家的眼光。颈联原提到“五老”,但欲将其“挥去”,似有不敬,改写时作了挽留,请他们下移一座,镇住韵位,也算是重用了。“五老”腾出的席位,不妨自己来坐,补一句“一筇能度险”,多少可扣住题目中的“登”字。这在篇中是不能省略的。结联扯到“仙人”,离现实太远,又无馀味可寻,裁减为妙。递补的两句,反用东坡诗意,另有寄寓在焉。

白云涵秀谷,情意向谁钟?

瀑尺裁苍翠,松鞭响净空。

一筇能度险,五老自成峰。

真面何须识,时时不稍同。

 

浣溪沙•秋韵

通幽曲径阻风尘,霜叶枝头黄叶匀。虫鸟秋歌醉客魂。   逍遥不觉林深处,一弯碧水寄凫群。别有光景耳目新。

【评】此作名曰“浣溪沙”,仅字数同耳,余皆不协。看他开篇用平起,便知其于词律不甚了了。虽然如此,改造却又不难,因其各句之中,或多或少都有可供创造、发展的“词根”在。次句写“霜叶”,已略窥“秋韵”一二,稍加润饰,作“红叶新裁一色匀”,味便十足了。将其放在前锋位置,谁说不是标准的“浣溪沙”?首句留他一个“尘”字,添补些“苔石”之类的物事,再加上一把雪种让其生出些“凉”意,挪后一个席位当“二把手”,不也称职得很么?第三句只需叫那“醉客”下岗,其余全部留用,另行分配工作,“鸟歌虫语是秋魂”,酒鬼一去,这七字便如仙女临凡,光彩夺目。过片二句,按律应以对偶为常格,原句不惟不对,且文意欠通,平仄又失,故有较大改动,几乎是另出新枝。尽管如此,细心者还是不难看出其中的“根”来:“路向霜林深处转”,目光并未离开原先的林地;“影从云雁过时分”,也不过是将原有的飞禽由“凫”换成“雁”而已。结语保留原句意思较多,与前两句相比,已算不得是改动,不妨把它看作疏通理顺吧。

红叶新裁一色匀,凉生苔石净无尘。鸟歌虫语是秋魂。   路向霜林深处转,影从云雁过时分。别饶清景在黄昏。

 

有怀(之一)

沧桑人事古来匆,铭刻心怀是友情。

如水月光浮旧梦,亦真亦幻到天明。

【评】怀人诗感人之处,不在涕泗交流,而在心声倾诉。此作情发于心,潜流涌动,自具感人力量。首句语意不明,且出韵,宜改。今用“空床辗转对孤灯”代之,并非单为纠正用韵,更主要的是沟通与下句的内在意脉,构成因果倒装。次句改动三个字,是为了加重感情份量,使上句的辗转难眠有更充足的理由。第三句好,着一“浮”字,使虚幻之梦变得形象可感,宜大加圈点。结句也不错,只“亦”字稍逊,改为“疑”,便无疵可求了。

空床辗转对孤灯,搅动心潮是友情。

如水月光浮旧梦,疑真疑幻到天明。

 

有怀(之二)

知青岁月忆当年,陋室薄衾红烛前。

世事蹉跎余太息,愁思寒夜难成眠。

【评】此首情韵略同前作,惟所思对象身份渐趋明朗,不似前作要人猜测也。首句“岁月”与“年”犯复,宜以“往事”易之。次句“薄衾”之类物事似不必提,作“掏心”则可重现当年真挚情义;“红烛”亦须改“蜡烛”,免教人疑为洞房也。第三句转递不力,全换。结语斫去一半,重新装饰,以达到承接上气,圆合全篇的效果。此法陆放翁多用之,“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是也。

知青往事忆当年,陋室掏心蜡烛前。

双鬓已随霜雪改,思君犹自不成眠。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