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首页 诗词月刊 倾心余事做诗人 诗人档案 站长风采 诗坛快讯 切磋园地 八方联谊 诗词曲赋 诗书画廊 联系我们
切磋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切磋园地
谒辽海战役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5-03-18 09:03:54 ]   

谒辽海战役纪念馆

原作:

若将辽沈掌中论,夜雨秋霜山海门。

五十二天城堡火,三千里地马蹄痕。

铜墙铁网随风抖,白日红旗带血翻。

衣角飘飘到眼角,一声战鼓是军魂。

 

改作:

欲将辽沈掌中论,夜雨秋深山海门。

五十二天城堡火,三千里地马蹄痕。

铜墙铁壁随风抖,白日青天带血翻。

衣角飘飘到旗角,一声号子是军魂。

  辽沈战役即锦州战役。“掌中论”即打锦州前的决策思考“山海门”即山海关。一句言八路军进军东北,两句言毛泽东、林彪的战略、战术考量。“五十二天城堡火”具写锦州战役;“三千里地马蹄痕”具指驰骋于三千里地的第四野战军。“铜墙铁壁随风抖,白日红旗带血翻。”言战况之惨烈;“衣角飘飘到眼角,一声战鼓是军魂。”两句由五六句生出,意思是军魂是打出来的,全诗不言胜败得失,不评价历史,只言“打”是硬道理。于“打”中歌颂共产党部队的过硬本领和顽强作风。“若”字游移不定,不如“欲”字确凿。“铜墙铁网”言敌军固守,不如“铜墙铁壁”真实自然。“白日红旗”泛指;“白日青天”具指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形象更加明确。“眼角”不如“旗角”鲜明有深意;“一声战鼓”不如“一声号子”生动有感染力。


切磋老师:朱彦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诗词月刊  辽ICP备16005768号-1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